学生科召开2024年度学生资助工作总结学工主任团体会议
日期:2024-12-25  发布人:党委学生工作部  浏览量:0

2024年12月24日上午,我校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大厅召开2024年学生资助工作总结会议。学生科苏佳佳,教育科学学院、文化旅游学院、信息工程学院、音乐学院、通识学院等二级学院学工主任参加会议。会议全面回顾了年度资助工作开展情况,深入剖析存在问题,并对2025年重点任务进行部署。

会议首先苏佳佳科长通报全年资助工作整体情况。2024年,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资助政策,全年接收生源地贷款1174人,学住费金额508.72万元;校园地贷款申请87人,学住费金额38.85万元,全部通过“绿色通道”顺利入学。

有1304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,资助金额482.48万元;188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,资助金额112.8万元;12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,资助金额12万元。

各学院规范开展"奖、助、贷、勤、补、免"六位一体资助工作,通过班级评议、学院审核、学校公示等程序确保资助公平公正。

在经验交流环节,各学院学工主任分别汇报了本学院资助工作开展情况。教育科学学院建立"班级-学院"预警机制,通过定期排查及时掌握学生经济状况变化;文化旅游学院加强资助政策宣传,全年组织专题班会5场,覆盖全院学生;音乐学院通过设立艺术实践,鼓励受助学生参与社会服务。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资助工作实效,但也暴露出一些共性问题。

苏佳佳科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,当前资助工作仍存在五方面不足:一是经济困难学生动态管理力度不足,个别学生受助后家庭经济状况改善但未及时调整资助等级;二是资助育人活动形式较为单一,尚未形成品牌效应;三是工作经验总结提炼不足,典型案例挖掘和推广力度不够。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。

针对2025年资助工作,会议明确了四项重点任务:一是构建精准资助长效机制,建立动态调整数据库,确保资助对象"应助尽助";二是加强资助育人体系建设,整合校内外资源设计实践育人项目,将感恩教育、励志教育、社会责任感培养融入资助工作全过程。

会议特别强调,各学院要将资助工作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。通过建立资助育人导师制、开发第二课堂实践项目、举办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,促进受助学生全面发展。同时,要加强工作研究和经验总结,积极培育资助育人特色品牌,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作出更大贡献。

本次会议既是对年度资助工作的全面总结,也是推动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。下一步,学校将继续秉持"以学生为中心"的工作理念,不断完善资助政策体系,创新资助工作方法,努力构建物质帮助、道德浸润、能力拓展、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新格局,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收藏本页